(法新社邁阿密29日電) 美國醫師運用3D列印技術,為重大呼吸道疾病患者做出身體可吸收的個人化氣管支架。 今天發表在「 科學轉譯醫學」(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) 期刊的研究說,因罹患「氣管支氣管軟化症」( Tracheobronchomalacia)導致氣管塌陷而瀕臨死亡的3 名小寶寶,植入3D列印的呼吸道支架後,得以恢復正常 ,呼吸自如。 ...
夏日炎炎小可愛是最讓人又愛又恨的流行,雙峰堅挺渾圓穿起來自然好看,特別是自然的乳溝,以及走路時波浪式的晃動,這不僅吸睛,更讓一群荷包蛋族感到羨慕 ...
眾所周知,眼周是臉部皮膚最薄的位置,再加上雙眼每天會眨動上萬次,原本就是最容易有細紋等老化困擾的部位。當有過敏體質時,不只眼周的靜脈血管迴流較差 ...
(法新社日內瓦29日電) 世界衛生組織(WHO)今 天表示,全球在對抗濫用抗生素上做得太少,這種情況 使抗藥性案例增加,並使長期以來可治癒的疾病成為殺 手。 世衛在首次分析各國如何因應抗藥性問題中,指出 世界6大地區的重大不足。 世衛衛生安全助理秘書長福田敬二在聲明中說:「 這是當今傳染病的1個最大挑戰。 ...
(法新社東京29日電) 武田藥品工業公司( Takeda Pharmaceutical)糖尿病藥物愛妥糖(Actos) 被控致癌遭求償,武田同意以約24億美元和解賠償官司 後,警告這恐導致公司60多年來首次年度虧損。 約8000名自1990年代末期起開始使用愛妥糖治療第 2型糖尿病的患者,提起這項官司。這項和解協議將解決 法律訴訟。 這些患者控告,日本製藥巨擘武田未警告服用這項 ...
(法新社東京29日電) 武田藥品工業公司( Takeda Pharmaceutical)糖尿病藥物愛妥糖(Actos) 被控致癌遭求償,武田同意以約24億美元和解賠償官司 後,警告這恐導致公司60多年來首次年度虧損。 約8000名自1990年代末期起開始使用愛妥糖治療第 2型糖尿病的患者,提起這項官司。法新社報導,這項 和解協議將解決法律訴訟。 ...
人工甘味劑可能會改變腸道微生物相,因而造成肥胖。 大多數愛吃又怕胖的人,對人工甘味劑(代糖)有著愛恨糾葛的情結,這些神奇的分子,讓人能夠享受美味而不必擔心卡路里 ...
科學家發現,利用電刺激神經反射線路,可調節免疫系統的發炎反應,具有取代藥物治療發炎性疾病與自體免疫疾病的潛力。 重點提要■身體接觸到熱、觸壓 ...
(法新社邁阿密27日電) 研究人員今天表示,較年 老的貓咪在聽見某些音量大、音調高的聲音,例如鑰匙 碰撞聲、錫箔紙沙沙作響或是用金屬湯匙敲碗盤的聲音 後,可能導致癲癇發作。 ...
(法新社尼阿美24日電) 尼日公共衛生部長阿加利 (Mano Aghali)今天表示,尼日境內今年1月爆發腦膜 炎疫情,迄今已造成129人喪生。 阿加利在公共電台說,「共有1150人罹患腦膜炎, 不幸有129人病逝」。 政府4月19日公布的數據為85人喪命、908人患病。 世界衛生組織(WHO)說,全球最貧窮國家之一的 尼日,地處非洲腦膜炎帶,境內經常容易爆發腦膜炎疫 情。 ...
(法新社巴黎23日電) 世界最先進的瘧疾候選疫苗 RTS,S研發者今天說,這種藥能提供幼童部分防護,雖 然藥效會隨時間減弱,但能保護數百萬人免於感染這種 致命寄生蟲傳染疾病。 研究人員將藥物RTS,S為期數年的實驗結果刊登在 醫學雜誌「刺胳針」(The Lancet)。 ...
(法新社巴黎24日電) 研究人員今天表示,西非3國受伊波拉疫情重創,醫療服務分崩離析,恐造成瘧疾死亡病例新增約1萬1000例,而瘧疾是種可預防亦可治癒的疾病。 根據世界瘧疾日前夕刊登在英國醫學雜誌「刺胳針」(The Lancet)的疫情模擬數據,另外3900個死亡病例恐怕肇因於經殺蟲劑處理的蚊帳運送受阻。 ...
(法新社邁阿密23日電) 針對中國大研究人員在基 因編輯人類胚胎的科學新領域,公布受挫但突破性的嘗 試,全球科學家今天再次呼籲,停止爭議性的基因編輯 人類胚胎研究。 「自然」(Nature)期刊昨天率先報導,廣州中山 大學基因功能研究人員黃軍就和同僚的研究報告,發表 在鮮為人知的線上「蛋白質與細胞」(Protein & Cell )期刊。 ...
(法新社雪梨23日電) 澳洲1名部落客宣稱 自己靠有機食物與另類療法戰勝腦癌後,搖身一變成為 當紅炸子雞,不僅推出app還出書,如今對外坦承一切 「攏是假」,她也根本沒得過癌症。 吉布生(Belle Gibson)2013年發展 「健康廚房」(The Whole Pantry)事業,推出號稱是 全球首款將營養創意食譜與生活方式及健康指南結合的 手機app,並有親身見證掛保證。 ...
(法新社巴黎22日電) 根據今天公布的研究結果,1款實驗性伊波拉治療藥物能拯救感染猴子的性命。 藥物研發者表示,這是特別針對目前在西非流行的Makona病毒株的首次靈長類動物實驗。猴子與人類一旦感染伊波拉都可能致命。 研發者表示,這項首次公布的研究成果,被用來作為試驗在患者身上的臨床前確效。人體試驗今年已在獅子山展開。 ...